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9348.“因为这必成为你的网罗”表由于邪恶的诱惑和欺骗。这从“网罗”的含义清楚可知,“网罗”当论及邪恶时,是指诱惑和欺骗。邪恶之所以会进行诱惑和欺骗,是因为一切邪恶皆源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参看9335节),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出于这些爱感受其生命的快乐;事实上,他的生命就来自它们,或说他由此而拥有生命。因此,这些爱就像河中的暗流,不断将人的思维和意愿从主引向自我,从天堂引向世界,因而从信之真理和良善引向虚假和邪恶。这时,基于感官幻觉的推理尤其占主导地位,被错解、错用的圣言字义也是。
这两个错误源头就是“网罗”、“圈套”、“坑”、“网”、 “绳索”、“脚镣”,以及“诡诈”和“欺骗”在圣言的灵义上所表示的;如这些经文:
地上的居民哪,恐惧、陷坑、网罗都临到你。躲避恐惧声音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因为高处的闸门都开了,地的根基也震动了。(以赛亚书24:17, 18)
耶利米书:
摩押的居民哪,惊恐、陷坑、网罗都临到你。躲避恐惧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耶利米书48:43, 44)
“恐惧”和“惊恐”是指当心智徘徊在邪恶和良善,因而徘徊在虚假和真理之间时,它的扰乱和骚动;“坑”是指由基于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的感官幻觉的推理所制造的虚假;“网罗”是指由它产生的邪恶的诱惑和欺骗。
以赛亚书:
他们往前行却后仰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以赛亚书28:13)
“后仰跌倒”表示远离良善和真理;“跌碎”表示驱散真理和良善;“陷入网罗”表示被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诱惑;“缠住”表示被它们带走或冲昏头脑。
以西结书:
以色列首领的母亲是个母狮子。在她小狮子中的一只,学会抓食而吃人。列族听见他,就把他捉在他们的坑中,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后来他蹂躏寡妇,使城邑荒凉;因它咆哮的声音,地和其中所充满的就都荒废。于是四围各省的列族埋伏攻击他,将网撒在他身上,捉在他们的坑中。他们用钩子把将他放在笼中,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将他放在网里,使他的声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听见。(以西结书19:1-4, 7-9)
这描述了通过邪恶所产生的虚假的诱惑而对真理的连续亵渎;“以色列首领的母亲”是指首要真理所在的教会,“母亲”是指教会(参看298, 2691, 2717, 4257, 5581, 8897节),“以色列的首领”是指首要真理(1482, 2089, 5044节);“母狮子”是指由邪恶产生并败坏教会真理的虚假;“小狮子”是指在其能力中的邪恶(6367节);“抓食而吃人”表示摧毁真理和良善,因为“人”是指教会的良善(4287, 7424, 7523节);“列族”是指邪恶(参看1259, 1260, 1849, 2588e, 4444, 6306节);他被列族捉在的“陷坑”是指邪恶所产生的虚假(4728, 4744, 5038, 9086节);他被钩子拉到的“埃及地”是指记忆知识,虚假经由它而来(9340节);“蹂躏寡妇”表示败坏渴望真理的良善,“蹂躏”表示败坏(参看2466, 2729, 4865, 8904节),“寡妇”表示渴望真理的良善(参看9198, 9200节);“使城邑荒凉”表示摧毁教会的真理教义(402, 2268, 2449, 2943, 3216, 4478, 4492, 4493节);“地和其中所充满的就都荒废”表示摧毁教会的一切(9325节);“狮子咆哮的声音”是指虚假;“将网撒在他身上”表示通过属于世俗之爱的快乐和归因于它们的推理进行诱惑;“带到巴比伦王那里”是指对真理的亵渎(1182, 1283, 1295, 1304, 1307, 1308, 1321, 1322, 1326节)。
当一个人不爱自己爱世界高于一切时,这些事不会发生,这一点在阿摩司书被如此描述:
狮子若无猎物,岂能在森林中咆哮呢?若没有圈套,鸟儿岂能陷在地上网罗里呢?网罗若无所得,岂能从地上翻起呢?(阿摩司书3:4-6)
谁都能明显看出,“网罗”在灵义上表示经由爱自己爱世界而来的诱惑和欺骗,因而表示邪恶的诱惑和欺骗,并且这一切是通过基于感官幻觉并支持这些快乐的推理来运作的。因为对人的诱捕和俘获并非来自其它源头。当魔鬼团伙向一个人发起攻击时,它会专攻他的爱;这些爱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引诱他,直到把他迷住为止;当他被迷住时,这个人就会出于虚假推理反对真理,出于邪恶推理反对良善。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还以网罗他人,引诱他们走向虚假和邪恶为乐。他还以此为乐的原因是,现在他也是这个魔鬼团伙当中的一员。
“网罗”、“圈套”、“网”因表示这类事物,故也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和灭绝;事实上,属于这些爱的快乐就是那摧毁并灭绝它的,因为如前所述,一切邪恶皆源于这些爱。从爱自己所涌出的是与自己相比对他人的蔑视,然后就是对他们的嘲笑和诋毁;如果他们不同意自己,随之而来的就是敌意,最后是伴随仇恨、报复,因而强暴或无人性,甚至野蛮残忍的快乐。在来世,这爱爬得如此之高,以致若非主向这些人施恩,并恩准他们统治其他人,他们不仅蔑视祂,还会嘲笑论述祂的圣言,最后出于仇恨和报复反对祂;他们越不能做任何反对祂的事,就越将他们的仇恨和报复野蛮、残忍地发泄到所有信奉祂的人身上。由此明显可知魔鬼团伙的本质从何而来,即来自自我之爱。因此,“网罗”因表示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故也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和灭绝;因为凡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掌权的地方,对主之信和爱的一切,以及对邻之爱的一切都被这爱的快乐摧毁(参看9335节所提到的地方)。
这些爱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地狱就由它们产生并存在于它们里面,这些爱是地狱之火,这一事实在当今世界尚不为人所知。然而,人们可以从这一事实知道这一点:这些爱是对邻之爱和对神之爱的对立面,也是内心谦卑的对立面;而且,一切蔑视、一切仇恨、一切报复,以及一切强暴和残忍都唯独源于这些爱;凡对这个问题稍加思考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网罗”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和灭绝,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诗篇:
耶和华要向恶人密布网罗,烈火、硫磺。(诗篇11:6)
此处“烈火和硫磺”是指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1297, 1861, 5071, 5215, 6314, 6832, 7324, 7575, 9144节);“硫磺”也是(2446节);由此明显可知“网罗”表示什么。路加福音:
恐怕那日子忽然临到你们,因为它如同网罗临到全地面上一切居住的人。(路加福音21:34, 35)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最后阶段,这时没有了信,因为没有了仁,那时掌权的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从这些爱而来的是“网罗”所表示的灭绝。耶利米书:
因为在我民中发现了恶人,他们窥探,好像设下网罗捕鸟的人;他们设立圈套捕捉人。(耶利米书5:26)
诗篇:
那寻索我灵魂的设下网罗;那谋求要害我的,直讲灭绝的事,终日沉思诡计。(诗篇38:12)
又:
求你保护我脱离他们为我设的圈套之手和作孽之人的网罗。愿恶人落在自己的网里,我却得以逃脱。(诗篇141:9, 10)
以赛亚书:
祂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网罗和圈套。他们当中必有许多人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以赛亚书8:14, 15)
此处论述的是主。“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表示所放的绊脚石;“网罗和圈套”表示那些通过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虚假而攻击并试图摧毁对主之信的真理和良善之人所实现的灭绝;因为对所有骄傲的人来说,以下事实不仅是绊脚石,还是一个网罗,即:神性曾以一个人的形式显现,但祂不是以王权的威严,而是以遭蔑视的样子显现的。由此明显可知“它必作网罗”表示邪恶的诱惑和欺骗,和由此而来的灭绝;在摩西五经的其它地方也是:
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出埃及记34:12)
申命记:
你也不可事奉他们的神,因这必成为你的网罗。(申命记7:16)
又:
那时你要自己谨慎,不可随从列族,陷入网罗,也不可寻问他们的神说。(申命记12:30)
“列族”是指邪恶和由它们所产生的虚假。
10579.“因为没有人看见我还可以存活”表神性本身的本质只有通过天堂里的主才能被看到。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从来没有人见过耶和华父,但当祂被看见时,被看见的那一位是主,因为主就是耶和华的面。从来没有人见过耶和华父,这一点从主自己在这些经文中的话明显看出来,约翰福音: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同一福音书: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父的嗓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马太福音:
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马太福音11:27)
当耶和华父被看见时,被看见的那一位是主。主也在约翰福音教导了这一点:
耶稣说,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腓力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约翰福音14:7, 8)
同一福音书:
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看见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我就在了。(约翰福音8:56, 58)
由此可见神性人身这方面的主就是被看见的耶和华,因此,祂就是“耶和华的面”。
主就是“耶和华的面”,这一点也可从圣言清楚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祂就作了他们的救主。耶和华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祂以慈爱和怜惜救赎他们,尽永恒之日就保抱他们、怀搋他们。(以赛亚书63:8, 9)
出埃及记:
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你们要在祂面前谨慎,不可惹祂;祂必不容忍你们的过犯;因为我的名在祂中间。(出埃及记23:20, 21)
当耶和华在主降世之前显现时,祂以一位天使或使者的形式显现,因为经过天堂时,祂就披上这种形式,也就是一个人的形式。事实上,整个天堂凭那里的神性而像一个完整的人,如在论述大人,也就是天堂的地方所大量说明的;这就是在那些时代,神性人身是如何出现的。由于耶和华作为一个天使或使者以人的形式显现,故很明显,这神性人身就是耶和华自己,这实际的形式也是祂的,因为该形式就是祂在天堂的神性;这就是永恒的主。但由于耶和华经过天堂时取了人的形式,然而为了拯救人类,祂有必要成为真正和本质上的人,所以祂乐意经历人的出生,从而实实在在取得人的形式,而耶和华自己就在这形式中。情况就是这样,主在约翰福音中教导了这一点:
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11)
别处:
我与父为一。(约翰福音10:30)
主自永恒就存在,这也是主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
太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圣言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翰福音1:1, 3, 14)
同一福音书:
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6:28)
又:
耶稣说,父啊,以你自己的自我与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荣耀。(约翰福音17:5)
又: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我就在了。(约翰福音8:58)
从这些经文清楚可以清楚知道,主的人身也是耶和华,因此祂的人身是神性。正因如此,经上在约翰福音中说“神就是圣言,圣言成了肉身”,又说“还没有亚伯拉罕我就在了”,而不是说“我昔在(I was)”,因为耶和华就是“我在(I am)”(出埃及记3:14)。由此可见“没有人看见我还可以存活”表示神性本身的本质只有通过天堂里的主才能被看到。之所以说“通过天堂里的主”,是因为主在众天堂之上,事实上祂是天堂的太阳;但祂仍存在于天堂里面。神性真理存在于它们里面,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天堂里的主;所以那里的神性真理就是祂的“面”。
前面说明(10567, 10568节),“耶和华的面”表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神性事物。原因在于,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神性事物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是天堂里的主。这真理就是圣言中凡提到“耶和华的面”的地方,“耶和华的面”所表示的,如下列经文,马太福音: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
启示录:
在圣耶路撒冷有神和羔羊的宝座,祂的仆人都要事奉祂。他们要见祂的面。(启示录22:3, 4)
民数记:
愿耶和华使祂的脸照耀你,怜悯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数记6:25, 26)
诗篇:
有许多人说,谁能指示我们好处?耶和华啊,求你仰起你脸上的光来照我们。(诗篇4:6)
又:
耶和华啊,你向我掩面要到几时呢?(诗篇13:1)
又:
我心向你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篇27:8)
又:
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照耀我们。(诗篇67:1)
又:
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诗篇80:3, 7, 19)
又:
你的民是有福的,他们在你脸上的光里行走。(诗篇89:15)
又:
耶和华啊,不要向我掩面。(诗篇102:1, 2)
又:
你掩面,它们便惊惶。(诗篇104:29)
谁都能明白在这些地方,“耶和华的脸或面”表示什么,即表示神性和凡属神性之物,因而表示怜悯、平安和各种良善;但就普遍意义而言,表示神性真理,因为神性真理包含各种良善。无论在世人当中还是在天使当中,神性良善都包含在神性真理里面;没有神性真理,就没有神性良善,因为真理是良善的接受者,因而也是怜悯和平安的接受者。由此可推知,神性良善在哪里不存在于神性真理里面,哪里就没有耶和华的脸或面。也可推知,哪里有存在于虚假里面的邪恶,哪里就不得见神性。这就是在下列经文中,耶和华掩面和转脸所表示的,以赛亚书:
你们的罪恶使耶和华向你们掩面。(以赛亚书59:2)
耶利米书:
因他们的一切恶,我就向这城掩面。(耶利米书33:5)
以西结书:
我必转脸不顾他们,他们亵渎我隐密之地。(以西结书7:22)
弥迦书:
耶和华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弥迦书3:4)
不过,要知道,耶和华,也就是主从不向人转脸;而是陷入邪恶的人向主转脸。由于当他如此行时,神性在他背后,所以表象是,神性把自己隐藏起来,或转离。而真相是,所有地狱灵都背对显为太阳的主,而天使始终面向主。人活在世上时,就其灵而言,他也是这种情况。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